本網訊(林潤華 張慧報道)今(10)日上午,作為“科創中國·天府科技云服務大會”開幕式擬發布項目的“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裝置”項目推進會暨應用場景論壇,在四川禾嘉集團所屬的中汽成都配件公司(以下簡稱中汽成配)舉行。來自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四川非能動控制技術研究院、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專家、和相關嘉賓參加了本次試運行推進會暨應用場景論壇。
四川禾嘉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夏朝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并對這項基于國際領先的重大原始創新技術進行了介紹:“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裝置”項目,解決了現有電動、氣動或者需要別的能源啟動的緊急切斷裝置出現異常的情況下,依靠管道中流體自身的能量控制,實現一種不需外設動力源的控制、可自動調節控制和保護的技術,通過壓力差,流氣差,讓管道自動切斷,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后續的次生災害。被稱為管道爆破應急時刻“及時反應、及時切斷、及時阻止”的終結者。
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技術發明人曾祥煒研究員及其團隊從事科研十余年,先后獲得中、美、德、日、歐洲等國及PCT等七十多項國內外專利,發表學術文章二十余篇,形成了基礎元件、單元裝置、集成系統的系列技術。曾獲全國杰出專利工程技術、四川省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獲國家發明獎,美國國際發明金獎,多次展覽會發明金獎等榮譽。
該項目于2021年10月21日由四川省科協行文《關于重視我省一項重大原始創新技術的建議》向四川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呈報。報告中,省科協提出了要促成非能動控制這項原始創新技術的落地生根并廣泛應用。
在2021年12月四川省首屆科創中國·天府科技云服務大會上,該項目作為入駐開幕式的重點項目進行發布推介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在省科協毛大付書記傾力打造的天府科技云“保姆式”服務的大力支持下,曾祥煒研究員攜手四川禾嘉實業集團,創建了四川省非能動控制技術研究院,著眼國家安全和應急領域要求,研發出了符合國家應急體系“十四五”總體規劃目標中“易燃易爆品儲運設施阻隔防爆新技術與裝備”的關鍵技術。并以“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的研制為突破點搭建了試驗平臺,目前,樣機已從實驗室走向產品化試運行的中試階段。
今年3月,四川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毛大付帶隊前往禾嘉集團指導工作并點名將此技術成果入駐四川天府科技云全員“保姆式”服務中,并當場表示,他要親自擔任這一項目的科服保姆。
會議由“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裝置”模擬試運行儀式、專家論壇、圓桌會議、新書發布四個環節構成。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敬茂明、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主席孫寧、全球閥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黃明亞、四川省第十屆政協副主席解洪等領導均出席本次會議并發言。
四川非能動控制技術研究院院長曾祥煒及西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賴喜德、西南交通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邱小平、四川大學博士生陳崑等專家就《非能動梭式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概況》、《非能動在發電廠的應用前景展望》、《非能動管道爆破系列發明介紹》、《非能動技術體系特征與應用系統開展前景》等課題進行了專業探討。
成都社科聯名譽主席、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胡松、國家民委教科司原司長田聯剛、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杜思遠、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副會長楊彪、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減災中心主任鮮圣、四川安全宣教館館長陽運志、西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何雄浪等嘉賓,就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應用場景,如何為中國城市和工業管網應急安全解決之道做出貢獻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主持人楊繼瑞院長問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減災中心主任鮮圣,作為城鄉主管部門如何看待這個項目時,他認為:四川省應急管理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職責,就是城鄉安全應急新產品、新科技的研究、開發、推廣與運用。今天參加這個活動,讓我眼前一亮,因為我們在應急處置過程中常遇到突發性事件,其中管道的爆炸或泄漏格外麻煩,無論是人員傷亡還是財產損失,都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次生災害。我今天參觀了裝置現場試運行非常欣慰,可以預見,這個裝置一旦進入市場,將對于破解城鄉應急安全處置的難題,帶來一種全新的選擇。
當主持人談到原創技術的標準制定問題,國家民委教科司原司長田聯剛認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從跟跑并跑到如今的領跑。既然要領跑,除了技術上的領跑,在技術標準、應用標準、制造標準更要領跑,我們把制定標準放在和技術研發的放在同等位置, “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應急阻斷裝置”作為一項從零到一的原創,在今后更廣泛地應用中,特別是在實現市場化量產,希望每走一步都要把標準跟緊一步,使它成為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最后變成國際標準,領域行業一步一步往前推進。
四川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胡松就“這個裝置在超大型城市建設里重大意義”時談到:對城市規劃建設者來說,要有新的理念和方法,要有新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對城市的管理和治理者來說,也需要一個新的支撐。城市,尤其超大城市在一些局部地方也會發生一些安全事故,我們在應急管理上來說,也需要有新的解決辦法;圍繞產業來講,經信廳現如今也在推行工業化新賽道的產業發展,經信廳廳長也在致辭中提到,經信廳和省委省政府現如今正在制定很多未來幾年整個四川省工業化發展的戰略考量,比如說七個備戰計劃,其中就有基礎設施和重大裝備的備戰計劃,也包括新型工業化、新賽道的一些產業規劃等等,所以我們政府會出臺很多針對包括非能動裝置這樣的一些新技術在未來產業當中的指導性意見以及支持政策,這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
當主持人問到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裝置后續的工業化制造時,中汽成都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高級工程師余超認為,該系統已經從實驗室走向試運行生產,現在裝置的口徑可以做到4mm-1.2m,壓力可以從1公斤到120公斤,材料有普通鋼,不銹鋼,抗腐蝕材料和無機材料,隨著市場的發展,只要有管道的地方,有水、汽、油的地方,都能夠應用到相關的產品。我們現有技術在高壓、高腐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的常規實驗室已經成功,從前期的推演、設計、實驗、摸底已經做了充分的驗證,從理論到生產再到現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閉環。
成都成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建國就“這個裝置如何進一步的降低成本,提高性價比,讓全社會都能廣泛運用”時強調,這個非能動控制閥門跟現有的基礎閥門比,主要是它沒有用外力,比如說,我們現有的閥門用電動,或者是液壓,但是它沒有用這些外力,理論上講,它的成本本身就會比基礎閥門略低一些;第二是它沒有什么使用成本,它的使用成本就是他的壽命,所以說,他的使用成本也比較低,后面隨著技術的推廣,他的工藝,性能等各方面都會得到進一步的優化,他的制造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
當問到禾嘉集團準備將此裝置工業化定點四川飛球集團的理由時,四川飛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兼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副理事長樊平表示很欣慰,他說,我們的優勢在于我們本來就是中國著名閥門生產企業,可以說,我們每一位飛球人卯足了勁,都希望這個裝置能盡快投入生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飛球一定時當仁不讓,一馬當先,不負眾望。
從本次試運行推進會上,記者還獲悉,這一項目依托四川禾嘉實業集團的行業資源、資金保障的產業平臺、先進的機械制造能力、長期的閥門行業品牌及市場影響力而成立了四川省非能動控制技術研究院展開研發。關于這個項目的產業化前景及項目的進展,在當日推進會的上致歡迎詞的四川禾嘉實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夏朝嘉介紹道:我們針對國家“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中,關于“應急要素資源配置的關鍵技術研究、重大裝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的規劃目標方面做了大量的調研,我們發現這是一個牽涉國家層面的痛點,一個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能力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要求之間存在很大差距的痛點。因此,這個項目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市場產品,這個項目必須與政府和應用部門的需求充分結合方能達成。作為這一項目的發起者四川禾嘉集團,我們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將這一項目與集團相關產業創新上找到強勢結合點。
關于這個項目的產業化前景及項目的進展,夏主席介紹道:我們針對國家“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中,關于“應急要素資源配置的關鍵技術研究、重大裝備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的規劃目標方面做了大量的調研,面對更加廣泛的現代工業和基礎設施所涉及的油、水、氣等介質管道輸送爆破安全保護需求,非能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為相關隱患環節提供全新的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將這一項目與集團相關產業創新上找到強勢結合點。這也是禾嘉集團二次創業的一個重要歷程,禾嘉集團有足夠的信心,也有足夠的實力與曾祥煒教授一起攜手并進,共圖大業,共創輝煌。